【地形】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、东南低,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,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,海拔平均降低6米。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,海拔3000~4000米,有高黎贡山、怒山、云岭等巨大山系和怒江、澜沧江、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,三江并流,高山峡谷相间,地势险峻;南部为横断山脉,山地平均海拔不到3000米,主要有哀牢山、无量山、邦马山等,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,河谷逐渐宽广;在南部、西南部边境,地势渐趋和缓,山势较矮、宽谷盆地较多,海拔800~1000米,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,主要是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
【地貌】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,山地面积34.93万平方千米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8.6%;平原面积1.91万平方千米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.8%;丘陵面积1.95万平方千米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.9%;台地面积0.61万平方千米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.5%。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,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。东部为滇东、滇中高原,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,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,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,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(喀斯特)地貌;西部高山峡谷相间,地势险峻,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。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年积雪,形成奇异、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。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,海拔最高点海拔6740米,位于滇藏交界处德钦县境内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;最低点海拔76.4米,位于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,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千米,海拔相差6000多米。
【河流】云南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02条,分属长江(金沙江)、珠江(南盘江)、红河(元江)、澜沧江(湄公河)、怒江(萨尔温江)、伊洛瓦底江(大盈江)六大水系。红河和珠江均发源于云南省境内,其余为过境河流。除长江、珠江外,均为国际河流,分别流往越南、老挝、缅甸等国家,也统称西南国际河流。2023年,全省水资源总量1502亿立方米,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141亿立方米,排全国第3位。多数河流具有落差大、水流湍急、水流量变化大的特点。
金沙江古称丽水,为长江上游,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,以盛产金沙而得名。金沙江南流至丽江石鼓突然折向北去,形成了著名的“长江第一湾”。珠江上游是北盘江和南盘江。南盘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马雄山,是珠江正源,流经曲靖、玉溪、红河、文山等州(市)。红河发源于云南,在境内有干流元江及最大支流李仙江。元江有东西两源,东源出自祥云县,西源出自巍山县,两源汇合后称礼社江,向东南流入元江县境始称元江,又称红河,流经大理、楚雄、玉溪、红河4个州(市),由河口县流入越南。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北麓,自西藏进入云南,经迪庆、怒江、大理、保山、临沧、普洱、西双版纳等州(市),由勐腊县出境入老挝后称湄公河。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,自西藏进入云南,穿越怒江、保山、临沧、德宏4个州(市),从芒市入缅甸名为萨尔温江。伊洛瓦底江上游在云南境内,该水系流经怒江、保山、德宏3个州(市),主要支流有独龙江、大盈江。
【湖泊】云南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,多数为断陷型湖泊,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和东云岭山地以南,多数在高原区内。湖泊水域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,占全省总面积的0.28%,总蓄水量1480.19亿立方米。滇池、洱海、抚仙湖、程海、泸沽湖、杞麓湖、星云湖、阳宗海、异龙湖是云南著名的“九大高原湖泊”。湖泊中滇池面积最大,309.5平方千米;洱海次之,252平方千米。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,最深处158.9米;泸沽湖次之,最深处105.3米。
【山脉】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,拥有丰富的山脉和自然景观。云南主要山脉,东部有轿子山、五莲峰、乌蒙山、梁王山、硔王山、牛首山、六韶山等,均为高原上的山脉,大致向东北、西南方面展布;西部有高黎贡山、怒山、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,其北段山高林密,南段为横断山余脉,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和无量山,怒山的余脉大雪山和邦马山、老别山,高黎贡山的西部分支和槟榔山等。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30余座。